青秀山风景区景点介绍,南宁青秀山有什么景点

青秀山风景区景点有千年苏铁园、兰园、荫生植物园、水生花园、桂花园、观音禅寺、龙象塔、水月禅院、广西珍贵树种展示园、桃花岛、棕榈园、雨林大观、环山秀坪、中国—东盟友谊园、梅园、叶子花园、丘石花园、董泉、状元泉文化园、中泰友谊园等。

青秀山景点分布图(拖动页面可放大图片)

千年苏铁园

苏铁园占地面积大约320亩,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90多种苏铁种类,总数超过一万株,是全国范围内景观最优、树龄最老、植株最高的苏铁专类保护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园内拥有一棵全国树龄最老的苏铁,已经经历了1370多年的岁月洗礼,被誉为“苏铁王”。

兰园

园内种植了500多种兰花,总数达到80余万株,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兰花王国。兰园一期以“洋兰造景”为主题,巧妙地将各种兰花按照它们的生态习性种植在树林间、石缝中和沟壑旁,创建了空中花园、怀石叠瀑、古陶兰韵、翠屏兰香、绚兰花田等多个景点,每一处都是一幅精美的自然画卷。

兰园二期以“国兰文化”和“药兰养生”为主线,结合古典园林建筑如廊、亭、轩等,打造了兰苑、芳池、药兰展示区等景点,不仅美观而且富有文化内涵。

荫生植物园

划分为凤梨区、苔蕨区、观叶区、综合区、科普活动区五个区域,展示了竹芋科、凤梨科、秋海棠科、天南星科、芭蕉科、苦苣苔科、爵床科等39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苏铁蕨、桫椤、鹿角蕨、金毛狗蕨、金花茶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园内通过苔藓、石山、枯木、陶罐以及趣味十足的雨林蛙、鹦鹉小品等元素的点缀,生动地展示了荫生植物生环境的多样性。

桂花园

园内主要种植了四季桂和八月桂两大类,共40多个品种,3700多株桂花树。桂花园的设计根据地势巧妙布局,依山傍水设置景点,围绕谷底三个湖泊,规划了环湖游步道、林间步道和湖面栈道三条游览路线。每年10月至11月中旬是桂花园的最佳赏桂期,满园桂花飘香,身处其中,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广西珍贵树种展示园

占地面积约300亩,展示了1000多株珍贵树木,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金花茶、红豆杉、望天树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黄花梨、沉香、蚬木等。这里是目前广西收集珍贵树种最多的专类园区,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植物知识和美丽的自然景观。

桃花岛

由于三面环谷,中间为岛,常年云雾缭绕,宛如人间仙境,故得名“桃花岛”。岛上种植了近10种、约万株桃树。每年2月至3月,春风拂面,桃花、杜鹃花竞相绽放,五彩斑斓,令人陶醉。自1995年起,青秀山每年举办桃花艺术节,已成为南宁春季旅游的标志性活动。

棕榈园

园内汇集了28种、4000多株棕榈科植物,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棕榈专类园,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植物观赏体验。

雨林大观

园内植被层叠,物种丰富,拥有2500多种300多万株植物,其中包括具有雨林特征的桄榔、人面子、聚果榕等特色植物,以及180多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如望天树、桫椤、降香黄檀等。

园内令人惊叹的“独木成林”、美轮美奂的“空中花园”、叹为观止的板根现象、斑驳陆离的彩叶巨叶、激动人心的老茎生花,令人如痴如醉。

环山秀坪

青秀山中心区的一片绿地,占地约100亩,如同一块翠绿的地毯。在草坪的边缘,竖立着一组十八童子情景雕塑。

环山秀坪是游客们停留休憩、中秋赏月、聚会以及举办户外大型活动的理想场所。曾举办第三届广西民歌节联欢会、青秀山东南亚美食节、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等大型活动。

中国—东盟友谊园

占地约150亩,是一座见证中国与东盟各国合作交流与深厚友谊的生态园林。园内设有中国—东盟青年友谊林、中国—东盟博览会纪念林、东盟国花国树景观林、东盟首脑名树林、西游记石雕群、五象群雕、十二生肖文化园等景点。

友谊长廊

全长618米,是广西目前最长的木质长廊。长廊融合了岭南园林的建筑风格和广西侗族风雨桥的特色,廊体全部以樟子松榫卯衔接而成,不用一钉一铆,展现了侗族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艺。

长廊内展示了东盟各国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饮食、服饰等图片资料以及广西各族人民的生活、生产摄影作品。

铜鼓音乐台

是一个下沉式的露天舞台,与壮锦广场一起形成一个大型的露天表演场所。广场和舞台两旁的石柱,根据壮族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蛙图腾设计建设。

广西学生军抗日烈士纪念碑

采用花岗岩建造,高20米。碑体上雕刻着广西学生军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的浮雕,展现了他们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纪念碑的顶部覆盖着绿色琉璃瓦,采用翘角重檐的设计,宛如凌空飞燕,气势恢宏。

1939年南宁沦陷期间,广西抗日学生军参与了978次战斗,他们个个奋勇杀敌,表现出了无比的勇气与决心。在多次战斗中,共有15名学生军战士壮烈牺牲,其中12名正值青春年华的学生军战士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抗日战场。他们用青春的热血谱写了一曲悲壮而动人的青春赞歌,永远激励后人。

观音禅寺

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1000年历史。禅寺占地15亩,内设大雄宝殿、护法殿、卧佛殿、伽蓝殿、般若堂等十余座佛殿,是广西最负盛名的佛教圣地之一,香火鼎盛,吸引了众多信众和游客前来参拜。

龙象塔

原名“青山塔”,是青秀山的标志性建筑,最初由明代万历年间南宁籍尚书萧云举建造,遗憾的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于1939年被毁。现有建筑重建于1985年,是广西地区最高的塔之一。

登上塔顶,可以远眺邕江的秀美风光和整个邕城的全景,数十里的城市美景尽收眼底。龙象塔的开放时间为每天8:30-17:00。

塔影天池

龙象塔与北面的天池相互映衬,池水波光粼粼,塔影倒映其中,池水与塔影相映成趣,青松翠柏、蓝天白云在水中形成美丽的倒影,因此得名“塔影天池”,是南宁市的“十大景观”之一。

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水景,还可以在池边投喂锦鲤,享受与自然亲近的乐趣。

董泉

明嘉靖年间,被贬谪到南宁的刑部主事董传策与友人在此发现了这处泉眼,为其取名为“混混泉”,意喻学问之源远流长。董传策还让人在泉水出口处雕刻了一个石龙头,并在下方修建了一方池,池中种上莲花,故此泉又名“青莲池”。

后来,为了纪念董传策,友人将其改名为“董泉”,并在泉旁石壁上刻上“董泉”二字。泉上方还修建了一座亭子,命名为“董泉亭”。董泉水质清澈,常年不竭,是南宁市的文物保护景点之一。

状元泉文化园

广西的第一位状元赵观文据传曾在此泉边歇脚读书,后于唐代乾宁二年重试及第,最终殿试被钦定为状元。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激励后世学子努力学习,传承历史文化,专门在此建园。

中泰友谊园

1993年,南宁市与泰国孔敬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泰国设计师在此设计建造了一批具有泰国特色的建筑园林景点,以示中泰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象征着两国人民友谊的长存。

泰国孔敬市政府还赠送了9尊铜制佛像,这些佛像或坐或立,摆放在中泰友谊园内,增添了园区的异国风情。

水月禅院

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原名观音庵,因夜里的水月相映而得名,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庵堂的黄琉璃瓦顶、红墙、红柱、翘角重檐都非常具有特色。

香花园

占地面积约200亩,种植了23种香花植物,共计2300多株。园内四季花香不断,早春时,二乔玉兰的花形和香气兼备,盛夏时白玉兰花香淡雅,深秋时桂花的香味馥郁,初冬时茶花端庄优雅。

无论哪个季节,香花园总是芬芳四溢,为游客带来无尽的美好体验。

箫台

相传,古代有一位壮族青年擅长吹箫,常常在这座山腰的石台上吹箫吸引他的情人。箫声悠扬动听,婉转多情,先是引来百鸟和鸣,后来百鸟之王——凤凰也被吸引来,因此有了箫台这一名胜。箫台的标志性建筑是刻有“箫台”二字的石牌坊。

水生花园

占地面积约60多亩,通过水体、花池和花境的巧妙结合,展示了睡莲、王莲、美人蕉等四季多彩的花卉景观,营造出“以花入园,因花成景”的浪漫意境。

园内还有一处名为“莫奈花园”的景点,灵感来源于印象派代表画家莫奈的《睡莲》系列画作,力求还原莫奈笔下的美丽场景,令游客仿佛步入了艺术的殿堂。

竹园

种植了170多种竹子,是研究和欣赏竹子的天堂。竹园主要划分为“品竹”、“颂竹”、“听竹”、“知竹”四个区域,通过设置历代广西为官清廉的名人雕塑、中国古代清官浮雕墙、咏竹诗词石刻墙绘、廉政楹联等元素,巧妙地将廉洁文化与山水园林融为一体,展现了古往今来的“廉竹精神”,突显了“清廉”主题。

梅园

园内巧妙利用建筑和山石作为背景,结合梅树的种植,形成了一个布局错落有致、景色宜人、既有观赏性又具教育意义的梅花专类园。

叶子花园

占地约260亩,收集了百余种不同品种的叶子花,设有叶子花街、叶子花径、叶子花谷、叶子花塔等特色景点,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绚丽的色彩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丘石花园

园区依托“山、坡、谷、水”的自然地形,通过生态修复打造了玉兰花坡、塔塔花园、岩岩台地、花谷秘境、浣花溪、树阵广场等多个景点。

园内保留了大榕树、荔枝林等原生植物,并搭配黄蜡石、红砂岩等景观元素,打造了春、秋两季的花展,并形成了以二乔玉兰、郁金香等球根花卉等开花植物为主的季节性爆花景观。

黄花风铃园

占地约320亩,种植了约6500株黄花风铃木。登上园内最高处,良庆大桥、五象新区、龙象塔等地标建筑尽收眼底,与金黄的黄花风铃交相辉映,构成一幅令人陶醉的美丽画卷。

丛林乐园

是一个以自然为主题的乐园。这里有丛林探险区,适合挑战勇气的丛林鸟类探险;奇幻植物世界冒险堡垒,感受植物的神奇与多样性;儿童天地则以小型昆虫为主题,适合家庭亲子互动,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主题园

园内以“两厅一廊一馆”为核心结构,占地1480平方米。园区以时间为线索,结合点播屏、全息投影、720度虚拟漫游和虚拟翻书等声光电高科技设备,生动展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的伟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