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是西汉时期张骞凿空西域所开辟的陆上动脉,这条以古都长安为起点的文明古道,穿越甘肃、新疆等地,横跨中亚、西亚,最终连通地中海沿岸诸国,总长约4000公里,其中东段与中段皆位于华夏大地,堪称横贯西北的自驾传奇之路。
丝绸之路不仅见证了张骞开拓西域的壮举,更留下玄奘西行取经的坚定足迹,连马可·波罗也在此留下了东西方文明交融的珍贵记录。沿途散落着白马寺的晨钟暮鼓、嘉峪关的巍峨雄姿、阳关故址的苍凉余晖,以及莫高窟飞天壁画的璀璨艺术。
自驾这里既能邂逅雅丹地貌的诡谲奇观,感受”大漠孤烟直”的苍茫意境,还可探访高昌古城的断壁残垣,惊叹鸣沙山与月牙泉的共生奇迹!

丝绸之路自驾总路线推荐:
西安—天水—兰州—武威—张掖—嘉峪关—瓜州—敦煌—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库尔勒—轮台—库车—阿克苏—喀什
丝绸之路主要线路图:

每日详细路线:
第1天:西安—(麦积山)—天水,340公里,5小时,宿景区或者天水市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
坐落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麦积山乡,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核心区域涵盖麦积山石窟、石门、仙人崖、曲溪四大核心景区,以及古镇街亭温泉度假区。
麦积山石窟开凿始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历经多个朝代的持续开凿与修缮,至今仍保存着七千余尊佛像与千余平方米壁画,这些珍贵的艺术瑰宝分布于近200个洞窟之内,历经千年岁月依然色彩鲜明、形态完整。
景区四周峰峦叠翠、景色清幽,因兼具北方山脉的雄浑与江南水乡的灵秀,享有”西北小江南”的美誉。

第2天:天水—兰州,300公里,4小时左右
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坐落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其展品的丰富性与展示水平在全国博物馆中堪称翘楚,是探访兰州城不可或缺的文化地标。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与汉藏文化交汇之地,馆内集中呈现了西域文明、中原文化与藏地风情的交融脉络。其中,”马踏飞燕”青铜雕塑与”驿使图”彩绘砖等国宝级文物尤为引人注目。
黄河铁桥
又称中山桥,始建于清末,为钢铁桥梁,横跨兰州市城北白塔山下的黄河两岸,素有”黄河第一桥”的美誉,是兰州市的标志性建筑。
黄河铁桥不仅是黄河上首座实现全年通行的永久性桥梁,更因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与建筑美学,被冠以”天下第一桥”的美称,至今仍见证着兰州的时代变迁。

白塔山公园
地处兰州市中心黄河北岸,与黄河铁桥咫尺相望,是城区内的重要生态与人文景观。公园以山巅始建于元代的白塔为核心,山间错落分布着众多明清风格的殿宇楼阁,环境清幽雅致。
西关清真寺
坐落在兰州市城关区繁华地段,其历史可追溯至明万历年间,现存建筑为1990年重建。
西关清真寺以庄重的色调、精美的装饰与高耸的邦克楼为特色,完美融合了阿拉伯建筑艺术的精髓,成为兰州市多元文化的重要象征。
第3天:兰州—威武—张掖,500公里,6.5小时
张掖,这座河西走廊的璀璨明珠,历史上曾以”一城山光,半城塔影,遍地古刹”的盛况闻名于世。在其鼎盛时期,多元文化在此交融,留下了无数令人惊叹的人文遗迹。
张掖大佛寺
坐落于张掖市西南隅,不仅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地标性建筑,更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驿站。寺内不仅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西夏少数民族宗教殿堂,还供奉着亚洲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其长达34.5米的宏大体量令人震撼。
此外,寺中珍藏的明代手书金经堪称稀世瑰宝,笔法精妙、保存完好。景区内还散落着多处历史遗迹,如建于明代的弥陀千佛塔、清代山西会馆的建筑群等。
第4天:游玩马蹄寺和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马蹄寺
座落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北距张掖市区约65公里,得名于天马在此饮水留下蹄印的美丽传说。
马蹄寺融合了石窟艺术的精湛、祁连山自然风光的壮美以及裕固族独特的民俗风情。
其寺院建筑风格独树一帜,汉传佛教寺院与藏传佛教殿宇在此交相辉映,形成了极为罕见的宗教文化景观。
寺内的镇寺之宝——传说中的马蹄印迹,便珍藏于普光寺的马蹄殿内,历经岁月流转,依然吸引着无数游客探寻其神秘的历史渊源。

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由两大核心景区构成:冰沟景区与彩色丘陵景区。其中,彩色丘陵景区主要分布于临泽县倪家营乡境内,而冰沟景区则横跨张掖市肃南县的康乐乡与白银乡区域。两大景区实行独立售票管理,临泽管理区的入口位于倪家营乡,肃南管理区的入口则设在白银乡。
对于大多数普通游客而言,临泽管理区因其交通便利性和更为集中的丹霞地貌景观,成为探索这片地质奇观的首选之地。这里的红色砂砾岩经过亿万年的地质演化,形成了色彩斑斓、层理交错的独特地貌,宛如大地的调色板。
第5天:张掖—(220公里,2.5小时)—嘉峪关—(320公里,3.5小时)—瓜州(榆林窟),宿瓜州
嘉峪关
嘉峪关关城坐落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郊5公里处,肇建于明代初期,是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巍峨壮观的关隘。
这座古代军事要塞凭借险要的地势和雄浑的建筑风格,素有”天下第一雄关”的美誉,其城墙、城楼与烽火台相互呼应,展现了古代边防工程的高超技艺。
榆林窟
又称万佛峡,为敦煌石窟艺术体系的重要分支,其开凿历史可追溯至隋唐以前。现存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的43个洞窟中,保存着4200平方米的精美壁画与259尊彩塑,其壁画面积约占莫高窟壁画总面积的九分之一。
第6天:瓜州—敦煌,118公里,1.5小时,宿敦煌
闻名遐迩的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坐落在敦煌市城南近郊,与城东南25公里处的莫高窟遥相呼应,而丝绸之路上的两大重要关隘——玉门关与阳关,亦散落于敦煌市周边区域,共同构成了丝路文化的璀璨明珠。
莫高窟
雄踞于敦煌市东南方向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为世界上现存延续时间最久、规模最宏大、内容最丰富且保存最完整的佛教石窟建筑群,被誉为”墙壁上的百科全书”与”瀚海中的艺术殿堂”。
这里的壁画与彩塑跨越千年时光,以精湛的技艺描绘着佛教故事与丝路文明的交融,每一尊塑像、每一幅壁画都诉说着古代艺术的巅峰成就。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
这片距敦煌市区仅5公里之遥的沙漠秘境,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独特景观闻名于世。
游客可登临鸣沙山巅,俯瞰形如弯月的清泉镶嵌于金色沙海之中的震撼画面;亦可静候大漠落日,感受夕阳余晖洒在沙脊上的壮丽景象,体验西北荒漠的苍茫与辽阔。

第7天:继续游玩敦煌其他景点
玉门关与阳关
这对丝路双雄,如同两位历史的守望者,静峙于敦煌城西的戈壁滩上。阳关居南,玉门关踞北,双峰对峙的格局曾是中原王朝西陲的重要屏障。
唐代诗人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苍凉诗句,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深情送别,更为这两座关隘蒙上了诗意的面纱,成为无数人追寻丝路遗韵的精神原乡。
岁月流转,曾经雄踞丝路的关隘如今已化作历史的印记。玉门关现存的夯土残垣孤独矗立,阳关仅余烽燧遗址静默诉说着往昔的金戈铁马。
值得欣慰的是,以古阳关遗址为依托重建的阳关博物馆景区,通过现代展陈手段重现了丝路重镇的辉煌。
而在玉门关北侧百米处的戈壁深处,哈拉湖这片沙漠中的绿洲正展现着自然的神奇——大片芦苇在风中摇曳,清澈的湖水倒映着蓝天白云,构成了与苍茫大漠截然不同的生态奇观。
雅丹地质公园
被誉为”敦煌魔鬼城”,位于敦煌市西北180公里的戈壁腹地。这片占地广阔的风蚀地貌群,经过千万年的风刀霜剑雕琢,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土丘、垄岗和沟槽,在苍凉的戈壁上勾勒出宛若外星世界的奇幻景观。
第8天:敦煌—哈密,415公里,5.5小时,宿哈密
哈密,这座古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不仅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重要驿站,更以”瓜果之乡”的美誉闻名遐迩,尤其是驰名中外的哈密瓜,成为这片绿洲的甜蜜名片。
回王陵
坐落在哈密市区中心,被当地人亲切称作”王爷坟”,这里安眠着曾经统治哈密的九代世袭哈密王。
走进这座庄严肃穆的陵园,不仅能瞻仰历代哈密王陵墓的古朴原貌,还可通过哈密王历史陈列馆深入了解西域王公的传奇历史。
园内的艾提尕尔清真寺,作为哈密规模最大的伊斯兰建筑,其精美的穹顶与宣礼塔更增添了浓郁的宗教文化气息。
哈密回王府
雄踞于市区南端,曾是西域最具规模的王府建筑群,其巍峨的宫阙与华丽的殿宇素有”西域小故宫”之称。
如今的回王府景区在原址上复刻了昔日的辉煌,通过仿古建筑群与文化展陈,重现了哈密王室的尊贵气派与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风貌。

哈密五堡乡魔鬼城
五堡乡魔鬼城是一片东起烟墩外骆驼峰、西至五堡沙尔湖十三间房的雅丹地貌群,绵延约400公里,宽5至10公里。
在亿万年的风蚀作用下,这里的戈壁滩上形成了千奇百怪的风蚀柱、风蚀垄槽等地质奇观,每当狂风呼啸而过,呜呜声回荡在苍凉的地貌间,仿佛魔鬼城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第9天:哈密—火焰山景区—高昌故城—吐鲁番,420公里,5小时+2小时游玩+1小时游玩+45分钟路程,宿吐鲁番
火焰山景区
吐鲁番的火焰山因《西游记》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熄灭山火的神话传说而闻名遐迩,而在真实的历史长河中,这里曾是高昌古国的核心疆域。这座赤红色的山脉在烈日映照下蒸腾如焰,仿佛仍在诉说着千年的传奇故事。
高昌故城
坐落在吐鲁番市以东40余公里的三堡乡境内,作为古代西域的交通要冲,这里曾是古新疆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枢纽。
这座曾繁华一时的都城在13世纪末的战火中惨遭废弃,多数建筑已湮灭在历史尘埃之中,目前仅存外城西南角与东南角的两处寺院遗址保存较为完好。
斑驳的城墙与残垣断壁间,依稀可见当年高昌国作为丝路重镇的辉煌往昔,吸引着无数游客与学者探寻这段失落的文明。

第10天:继续游玩吐鲁番附近景点
葡萄沟景区
坐落在吐鲁番市区东北方向约10公里处。在四周被高温炙烤的赭红色山体环绕下,葡萄沟却呈现出一派清凉湿润的世外桃源景象,是一片隐匿于赤焰灼灼的火焰山峡谷中的绿洲。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沟内连绵成片的葡萄园,藤蔓交织成绿色的海洋,孕育着闻名遐迩的吐鲁番葡萄。
坎儿井
这一荒漠地区的地下水利奇观,堪称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这种独特的灌溉系统广泛分布于新疆吐鲁番,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列为我国古代三大工程。
坎儿井民俗园作为集中展示这一文化遗产的主题景区,通过详实的史料陈列与实地景观,向世人展现了坎儿井如何通过地下暗渠将天山雪水引入绿洲,滋养出吐鲁番勃勃生机的奥秘。
交河故城
静卧于吐鲁番市区以西10公里的雅尔乃孜沟中,这座由车师人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开创的古城,曾在南北朝至唐代时期盛极一时,是西域政治、经济与文化的重要中心。
随着历史的变迁,故城在战乱中逐渐被废弃,最终成为一片静默的废墟。令人惊叹的是,这座沉睡千年的古城至今仍保留着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都市遗迹,其夯土建筑的残垣断壁在夕阳映照下勾勒出苍凉的轮廓,仿佛在诉说着丝路文明的辉煌与沧桑。
第11天:吐鲁番—达坂城—乌鲁木齐,97公里+100公里,1小时45分+1小时40分
达坂城
在吐鲁番通往乌鲁木齐的交通要道上,坐落着一座闻名遐迩的边陲小城。这座城镇的声名既非源自旖旎的自然风光,亦非依托浓郁的民族风情,更无显赫的历史遗迹加持。
它的走红,完全得益于一首旋律优美、歌词质朴诙谐的经典歌曲——《达坂城的姑娘》。这段朗朗上口的旋律,让达坂城的名字随着音符传遍大江南北。
新疆国际大巴扎
“大巴扎”为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新疆国际大巴扎自落成以来,便以世界最大规模的集市建筑群闻名于世。这座融合伊斯兰文化、建筑艺术、民族商贸、休闲娱乐及特色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街区,不仅是新疆旅游商品的集散中心,更是展现多元文化的重要窗口,被誉为”新疆之窗””中亚之窗”。
第12天:游玩乌鲁木齐附近景点
天山天池
坐落在乌鲁木齐市以东110公里的天山博格达峰半山腰处,隶属于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
这座海拔1928米的高山湖泊,湖水主要源自周边高山的冰雪融水,水域面积达4平方公里。景区内绿草如茵,云杉挺拔,与晶莹的雪峰交相辉映,共同勾勒出一幅壮丽的高山湖泊画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座落于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是一扇展现新疆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窗口。馆内不仅全面呈现了新疆的历史脉络与多元民族的民俗文化,还设有干尸陈列馆等国内鲜见的特色展区。其中,闻名遐迩的”楼兰美女”古尸、汉代”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等国宝级文物,更是吸引了无数参观者的目光。
第13天:乌鲁木齐—南山风景区,66公里,1.5小时
南山风景区
坐落于乌鲁木齐市南部,地处北天山支脉喀拉乌成山北麓的群山之中。这片广袤的山地景区内散布着十余条形态各异的沟谷,其中西白杨沟、东白杨沟、甘沟、后峡、水西沟、灯草沟、庙尔沟和板房沟等景点尤为知名。
每当春夏之交,沟谷中的草甸绿意盎然,野花竞相绽放,蜂飞蝶舞间,成群的牛羊点缀在山坡上,勾勒出一幅如诗如画的天山草原盛景。
第14天:乌鲁木齐—博斯腾湖(金沙滩旅游区),360公里,5.5小时
博斯腾湖
静卧于新疆博湖县境内,这片古老的水域在历史长河中曾拥有多个诗意的称谓:古称”西海”,唐代名曰”鱼海”,直至清代中期才定名为博斯腾湖——在维吾尔语中意为”绿洲之地”。
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其辽阔的湖面烟波浩渺,芦苇荡随风摇曳,荷花与水草点缀其间,鱼跃鸟鸣交织成生动的生态画卷,展现出堪比江南水乡的灵秀风光,因而享有”西塞明珠”的美誉。

金沙滩旅游区
坐落在博斯腾湖东北岸,其独特的海滨风情令人恍若置身南海之畔。放眼望去,浩渺的湖面与天际线相接,碧波荡漾间蕴含着大海般的磅礴气势,细腻柔软的银色沙滩绵延2000米,营造出令人心醉的海滨意境。
这片得天独厚的湖泊型天然浴场,凭借其堪比夏威夷的度假氛围,被誉为”新疆夏威夷”,成为西北地区独具魅力的湖滨度假胜地。
第15天:沿着博斯腾湖自驾游玩
除了金沙滩景区,博斯腾湖南岸如今已成为湖域内的核心游览区。从西至东依次分布着莲花湖、阿洪口、扬水站、白鹭洲等特色景点,若想逐一探访,建议预留一整天时间。
莲花湖因被茂密的芦苇荡与荷塘分割成16座相连的小型湖泊而独具特色,盛夏时节,湖面睡莲竞相绽放,形成一片粉色与翠绿交织的水上花园。
阿洪口景区与莲花湖毗邻,同样以湿地生态景观为亮点,田田莲叶间点缀着娇艳的莲花,泛舟其间可感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诗意画卷。
白鹭洲景区地处博斯腾湖最东端,这里呈现出独特的滨湖沙漠景观,细腻的沙滩延伸至湖面,形成宛如海滨的度假风情。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是冬季冰雪旅游的热门目的地,银装素裹的湖面与沙漠相映成趣。
除了南岸的密集景点,博斯腾湖周边还散落着东岸的大河口景区,以及北岸的天格尔岛(银沙滩)景区等,共同构建起环湖多元的旅游格局,让游客能够从不同视角领略”西塞明珠”的绰约风姿。
第16天:博斯腾湖—库尔勒,70公里,2.5小时,宿库尔勒
沙伊东香梨园
来到库尔勒,必定要体验当地最负盛名的香梨盛宴。得益于库尔勒独特的水土条件,这里出产的香梨以娇小玲珑的果型、细嫩多汁的果肉和沁人心脾的香甜著称,其品质之优令其他地区的同品种香梨难以媲美。
园内除了香梨树,还种植了苹果、桃、杏等多种果树,游客在此既能品尝到四季鲜果的美味,更可尽情沉浸于香梨的甜蜜世界。
铁门关
雄踞于库尔勒市北郊的孔雀河上游峡谷地带,作为连接南北疆的天然屏障,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中道的咽喉要冲。自晋代设关以来,因其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故得名“铁门关”,并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
孔雀河
这条被称作“饮马河”的河流,相传因东汉名将班超曾在此饮马而得名。它发源于博斯腾湖西部,一路蜿蜒流经库尔勒、尉犁县,最终注入罗布泊(现为季节性断流)。
在库尔勒市区段,孔雀河展现出迷人的都市风情:清澈的河水如玉带般穿城而过,沿途景观目不暇接,是库尔勒市民与游客休闲放松的绝佳去处。
第17天:库尔勒—库车—天山神秘大峡谷,300公里+69公里,3.5小时+1.5小时,宿库车
天山神秘大峡谷
又称库车大峡谷,坐落在古龟兹故地——库车县城北侧。在维吾尔语中,”克孜利亚”意为”红色的山崖”,这一称谓精准概括了峡谷的地貌特征:整个峡谷由红褐色的巨大山体群构成,陡峭的崖壁高耸入云,在烈日映照下,仿佛被点燃的赤红色火焰,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库车王府
座落于库车县城中心,自1759年起便成为库车维吾尔亲王的世袭府邸。这座承载着家族荣耀的历史建筑虽已在岁月中损毁,但如今的王府依循最后一代库车王达吾提·买合苏提的记忆,在原址上复刻重建,重现了往昔王府的恢弘格局与维吾尔族建筑的独特魅力。
库车大寺
座落于库车县城黑墩巴扎的制高点,距离库车新城4公里之遥,是伊斯兰教信徒进行礼拜的重要场所,是新疆第二大清真寺,其规模仅次于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寺内建筑融合了伊斯兰风格与地方特色,庄重的礼拜殿、高耸的宣礼塔与精美的装饰纹样,共同彰显着宗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第18天:库车—温宿大大峡谷—沙河镇,224公里+38公里,2.5小时+40分钟,宿沙河镇
温宿大峡谷
坐落在温宿县城东北方向约80公里处,距离国道314线仅30公里之遥,曾是贯穿南北天山的古代交通命脉——木扎特古道的必经之地,当地维吾尔族群众赋予其”库都鲁克大峡谷”的称谓,意为”险峻而神秘的峡谷”。
作为中国岩盐喀斯特地貌的巅峰之作,这里不仅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盐岩喀斯特地质奇观,更以其震撼人心的丹霞地貌景观被誉为”中国西部最美丹霞秘境”。红褐色的山体在岁月的雕琢下形成千姿百态的地质奇观,峡谷内沟壑纵横、峰峦叠嶂,每一道纹理都诉说着亿万年的地质演化传奇。
第19天:沙河镇—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阿克苏市,129公里+185公里,3.5小时+4小时
托木尔峰
巍峨耸立于天山山脉,以7435米的海拔高度雄踞群峰之巅,其名称”托木尔”在维吾尔语中意为”钢铁”,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这座山峰的险峻与坚韧。
作为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孕育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内生长着众多珍稀濒危物种,如高山黄芪、雪莲花等,这些植物在严苛的高原环境中顽强生长,成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区内自然风光壮美,绿草如茵的高山草甸与挺拔的原始森林交相辉映,而最令人震撼的当属形态万千的冰川景观。此外,保护区周边分布着多处闻名遐迩的温泉,这些天然温泉富含矿物质,为来访者提供了舒缓身心的绝佳去处。
第20天:阿克苏市—喀什,460公里,5小时40分
喀什老城
座落于喀什市中心,占地面积达4.25平方公里,聚居着约12.68万居民。这片街区以迷宫般的街巷网络闻名,巷道纵横交错、蜿蜒曲折,民居布局灵活多样。建筑多采用土木、砖木结构,许多房屋已有百年以上历史,形成了中国独一无二的伊斯兰文化特色城市街区。

香妃墓
地处喀什市东郊5公里的浩罕村,是一座极具伊斯兰风格的古建筑群。这里原本是伊斯兰教圣裔家族的陵墓,因民间传说乾隆皇帝的香妃葬于此地,”香妃墓”的称谓逐渐取代了原名。实际上,墓园中安葬着该家族五代72位成员,香妃墓仅是其中之一。
高台民居
位于喀什市老城东北端,依傍着高40余米、长800余米的黄土高崖而建,是维吾尔族民众的聚居区。这座拥有超过六个世纪历史的建筑群,完整保留了维吾尔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集中展现了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成为喀什极具代表性的人文景观。
至此,国内段的丝绸之路已经基本走完。
考虑到丝绸之路的单向特性,若原路返回会导致体验感大打折扣,因此许多旅行者更倾向于选择西北大环线(青甘大环线)来完成丝路之旅,具体路线可参考图示:

若时间有限,无法走完丝绸之路长线或西北大环线,可选取丝路的精华段落进行游览。事实上,丝绸之路的绝大部分路段位于河西走廊。
兰州以西被称作”河西”,该区域北倚马鬃山,南靠祁连山,两山之间形成一条狭长平坦的通道,即为河西走廊。这条走廊东起兰州,西至敦煌,全长1100公里,全程位于甘肃省境内。
河西走廊虽只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段落。推荐行程为:兰州—武威—张掖—嘉峪关—瓜州—敦煌。